欢迎访问南充政协,今天是: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天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委员会

嘉陵潮涌文脉兴——南充市顺庆区政协助力打造嘉陵江畔新地标

【2025-09-12】

拾级而上,推开阁窗,嘉陵江面船来船往。“清晖阁不仅是一座阁楼,更是南充人精神的原点、情感的锚地。”讲解员边介绍边轻触感应屏,三国古战船显现,帆影与真实江面叠合,陈寿执笔的身影在船头若隐若现……近日,南充市顺庆区政协专题协商会走进古阁,让历史与未来对视,文化与产业握手,共启城市焕新篇章。

南充市顺庆区政协组织委员调研清晖阁业态填充工作。李志清 摄

“如何让古阁‘活’在当代、迎向未来,成为嘉陵江畔的‘城市会客厅’,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、激活区域经济脉搏的‘关键支点’?委员们可以各抒己见。”区政协主席吴斌首先点题。

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率先答题:“主塔定位‘城市文化客厅’,南塔打造‘非遗活态体验馆’,北塔布局‘数字沉浸研学中心’,三塔互为犄角、错位发展。”

话音刚落,区政协委员、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赵玉萍率先“抢麦”:“我建议让‘三国文化’从线装书、玻璃柜里走出来,在清晖剧社排演沉浸式剧目《陈寿·笔落惊风雨》。观众可着汉服,随演员沿江巡游,一路打卡‘张飞擂鼓’等情景节点,把‘看景’变‘入戏’。”

“非遗不能只是‘橱窗里的标本’。”从事文创开发十余年的区政协委员卢丽蓉表示,可在南塔二层设“AI全息皮影舱”,游客指尖轻扫,即可把川北皮影人物投射到掌心。”

“数字浪潮要借,但根不能丢。”区政协委员、区文联主席张筠语调铿锵,“清晖阁要留出一方‘静土’,展陈《绸都遗韵》——用老织机、老梭子、老照片,讲述‘蚕桑—缫丝—织造—成绸’完整链条,让年轻人明白‘绸都’二字为何落在南充。”

一条条建议,像嘉陵江支流汇入干流;一次次掌声,像江风拍击堤岸。两个半小时的协商,形成《清晖阁业态优化“金点子”清单》3大类18项42款,涵盖文创开发、品牌礼品化、夜游经济、研学营地、数字演艺、水上休闲等全链条。

副区长张益萍现场“点将”: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牵头,顺发集团主体运营,区发展和改革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商务局等部门组建“清晖工作专班”,对委员建议“一单一表”销号管理。区政协也表示将跟踪督办,每半月通报进度,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落实。

协商结束第二天,清晖阁里就热闹起来,3D建模师正把“嘉陵江溯源”史料转化为虚拟现实场景。

如今,更宏大的蓝图在嘉陵江两岸徐徐铺展:水上休闲“星河计划”启动,将以清晖阁为起点,开通“夜游嘉陵”光影船队;“全域露营+”经济带雏形初显,依托江岸草坪、湿地公园,布局星空帐篷、户外剧场,打造“嘉陵江生活节”,让“白天游山水、晚上宿星河”成为顺庆新名片;“线上+线下”双轮驱动,顺发集团将开设“清晖阁旗舰店”,上线“陈寿盲盒”“三国人物手办”等爆款文创。

江水东流,阁影常在。顺庆区政协的“委员作业”还在续写。下一道考题已浮出水面:如何让游客从“打卡一次”变成“年年想来”?答案,就藏在下一轮的协商桌旁。

来      源|《四川政协报》微信公众号2025年9月12日
作      者|刘     晴